技嘉这次同时送测两张近期发售的初阶显示卡,分别有 GIGABYTE Radeon RX 6500 XT GAMING OC 4GB 和 GIGABYTE GeForce RTX 3050 GAMING OC 8GB,搭载技嘉风之力 3X 三风扇散热系统,独特刀锋扇叶正逆转功能,还有大开口的 Screen cooling,让散热达到最佳效率。目前市场上全品牌的 RTX 3050 和 RX 6500 XT 都有出现 NT$ 7,990 价位,售价反映在不同的散热器,所以消费者该如何去选择呢?
目录
外观介绍
两张 GAMING OC 显示卡都採用相似的散热方案,採用 3 组 8 公分独特刀锋导流造型奈米石墨烯润滑油风扇,抗扰流风扇设计可减少相邻风扇之间的乱流并提高气流压力,增加更多风流和风量进入散热器。
上面是 RTX 3050,下面是 RX 6500 XT。
RTX 3050 有金属强化背板,RX 6500 XT 则是塑胶材质,但是都有 Screen cooling 开窗设计,增加散热效率。
上面是 RTX 3050,下面是 RX 6500 XT。
RTX 3050 是 8-Pin 电源连接器,官方建议使用 450 W 电源供应器。RX 6500 XT 是 6-Pin 电源连接器,官方建议使用 400 W 电源供应器。
RTX 3050 才有 RGB 光效,位在 GIGABYTE 标誌,支援 RGB Fusion 2.0。
汇流排都支援 PCIe 4.0,RTX 3050 是 PCIe 4.0 x8,RX 6500 XT 是 PCIe 4.0 x4。
上面是 RTX 3050,下面是 RX 6500 XT。
RTX 3050 输出连接埠,2 组 DisplayPort 1.4a、2 组 HDMI 2.1,最大数位解析度 7680 x 4320,多萤幕支援 4 组。
RX 6500 XT 输出连接埠,1 组 DisplayPort 1.4a、1 组 HDMI 2.1,最大数位解析度 7680 x 4320,多萤幕支援 2 组。
上面是 RTX 3050,下面是 RX 6500 XT。
内部构造
散热器设计
2 张卡的散热器都採用 2 条纯铜热导管打平塑型后直接接触 GPU 表面,同时覆盖在 VRAM 上的大金属底板,铜热导管也能帮助散热,记忆体和供电位置都有贴上导热胶垫,对应 GPU 和记忆体位置。
2 张卡因为 PWM 控制器和 VRM 供电区域不同,所以配置上有很大的差异。
上面是 RTX 3050,下面是 RX 6500 XT。
电路板和供电设计
RTX3050 PCB 短小精干,用料布局紧凑,对比 RX 6500 XT 的 PCB,数量上差异很大。记忆体实际上是 4 颗 2GB,但是还有 3 组空脚焊点,有机会有更大记忆体版本?! (笑)
主要供电是 Vcore 5 + Vram 1 相设计。
RX 6500 XT PCB 的长度远比散热器短,用料布局与其他 RX 6500 XT 相似。从 PCB 背面可见多处留有为穿孔式固态电容而设的穿孔,但技嘉在 RX 6500 XT 上採用贴片式固态电容。
主要供电是 Vgfx 4 + Vsoc 1 + Vmem 1 + Vddci 1 相设计。
GIGABYTE GEFORCE RTX 3050 GAMING OC 电路设计
Vcore 控制器 – ON SEMICONDUCTOR NCP81610 8 相 PWM 控制器,在以 5 + 0 模式直连控制 5 相 Vcore 供电。
Vcore MOSFET – 5 相 Vcore 由 5 颗 ON SEMICONDUCTOR NCP302155 55A 一体式 MOSFET 负责。
Vram 控制器 – UPI SEMICONDUCTOR UP1666Q 2 相 PWM 控制器,用于 1 相 Vram 供电管理。
Vram MOSFET – 1 相 Vram 供电由 ALPHA & OMEGA SEMICONDUCTOR AON6994 负责,属于 DUAL N CHANNEL MOSFET,整合上桥和下桥的封装设计。
GPU 核心和记忆体 – RTX 3050 核心 GA106-150-KA-A1,搭配 MICRON MT61K512M32KPA-14:C (D9ZPM),规格为 GDDR6、电压 1.35 V,单颗容量 2 GB,速率 14 Gbps, 4 颗 GDDR6 记忆体颗粒,所以一共是 8 GB 容量。
其余电路
- 2 颗 GSTEK GS9216 单相降压器 (内建 12A 输出) 直接负责其他主要电路。
- HOLTEK HT32F52352 微处理器,负责管理 RGB 灯效。
- ON SEMICONDUCTOR NCP45491 四通道电压电流管理晶片。
- WINBOND W25Q16JW FLASH 晶片储存 BIOS。
- 核心背后的电容组合为 3 颗台系 APAQ 钰邦贴片电容和 1 组 MLCC。
GIGABYTE Radeon RX 6500 XT GAMING OC 电路设计
Vgfx (Core) 和 Vsoc 控制器 – PCB 右上方有另 1 颗 ON SEMICONDUCTOR NCP81022N,4 + 1 相 PWM 控制器晶片,以 4 + 1 模式控制 4 相 Vgfx 和 1 相 Vsoc。
Vgfx – 4 组 1 上 2 下 1 驱动的设计,组成 4 相 Vgfx,上桥为 ALPHA & OMEGA SEMICONDUCTOR AON6414A,下桥 ALPHA & OMEGA SEMICONDUCTOR AON6354,外置驱动器晶片为 ON SEMICONDUCTOR NCP81151 (“A37”),负责接收PWM 讯号并驱动上下桥。
Vsoc – 4 相 Vgfx 的上方有 1 组供电,以 1 上 1 下 1 驱动的设计提供 1 相 Vsoc,上下桥以及驱动器为 Vgfx 同款 MOSFET,分别是 ALPHA & OMEGA SEMICONDUCTOR AON6414A 和 ALPHA & OMEGA SEMICONDUCTOR AON6354 和 ON SEMICONDUCTOR NCP81151。
Vmem & Vddci 控制器 – PCB 右下角有 1 颗 ON SEMICONDUCTOR NCP81022N 4 + 1 相 PWM 控制器晶片,以 1 + 1 模式控制 1 相 Vmem 和 1 相 Vddci。
Vmem – 1 相 Vmem 由 1 上 1 下 1 驱动所组成,分别是 ALPHA & OMEGA AON6414A 和 ALPHA & OMEGA AON6354 和 ON SEMICONDUCTOR NPC81151。
Vddci – 1 相 Vddci 由 1 上 1 下 1 驱动所组成,分别是 ALPHA & OMEGA AON6414A 和 ALPHA & OMEGA AON6354 和 ON SEMICONDUCTOR NPC81151。(该 “GAV” 晶片相信不是 MOSFET 外置驱动器。)
GPU 核心和记忆体 – RX 6500 XT 核心编号为 215-135000006,记忆体使用 2 颗 SAMSUNG K4ZAF325BM-HC18 GDDR6,组成 4GB 容量,速率为 18Gbps。
其他电路
4 相 Vgfx 的下方有 1 组供电,由 GSTEK GS9216 单相降压器 (内建12A输出) 直接负责其他主要电路。
实测效能数据
测试平台的设定,室温控制在 26 度,没有任何直吹对着测试平台,使用 BC1 裸测平台,Windows 10 21H2 版本,BIOS 设定套用 XMP 3600。Windows 10 电源设定最高效能、关闭防毒、关闭休眠与睡眠。开启 PBO、开启 Resizable BAR、S.A.M。
驱动版本:
- NVIDIA GeForce 511.79
- AMD Radeon 22.2.2
种类 | 型号 |
---|---|
处理器: | AMD Ryzen 5 5600X |
主机板: | GIGABYTE X570S AORUS MASTER |
记忆体: | G.SKILL Trident Z Neo DDR4 3600 8GB *2 CL14 |
显示卡: | GIGABYTE RTX 3050 / RX 6500 XT GAMING OC |
储存: | KLEVV CRAS C920 Gen4x4 2TB |
机壳: | STREACOM BC1 |
电源供应器: | MSI MPG A850GF 850W |
散热器: | AORUS WATERFORCE X 280 |
显示器: | GIGABYTE C27Q |
功耗和温度测试
RTX 3050 功耗测试使用 3DMARK Time Spy 进行烧机测试,显示卡功耗约 129 W,整机约 228 W,GPU 频率可达 1972 MHz、记忆体 1750 MHz,GPU 温度是 67.6 度、Hot Spot 83 度、风扇转速 2344 – 2347 RPM。
RX 6500 XT 功耗测试使用 3DMARK Time Spy 进行烧机测试,显示卡功耗约 90 W,整机约 129 W,GPU 频率可达 2723 MHz、记忆体 2238 MHz,GPU 温度是 54 度、Hot Spot 75 度、风扇转速 1910 RPM。
另外提供 GPU-Z 显示卡一些资料,和 DXVA 影像解码相关资料。
3DMARK 相关测试
3DMARK 测试,Time Spy、Time Spy Extreme、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分数越高越好。DirectX 12 的测试项目 Time Spy 支援 1440P 解析度、Time Spy Extreme 支援 2160P 解析度,DirectX 11 的测试项目 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分别对应解析度是 1080P、1440P、2160P。
RTX 3050 表现会比 RX 6500 XT 好一点。
游戏 AVG FPS & Low 1% 测试数据
游戏测试使用 1080P 解析度,游戏特效皆设定高,关闭 V-Sync 选项,主要运行 DX 12 优先。游戏都是经过 5 ~ 10 次测试后撷取 FPS 数据,会去检查是否有不正常数据存在,我们主要收集的数据是平均 AVG FPS 和 1% LOW FPS (min),1% LOW FPS 可以看出游戏真实效能。
在 1080P 解析度下,AAA 大作下平均 FPS 都突破 60+,电竞类射击游戏更可以高达 FPS 300+,整体上 RTX 3050 表现会好一点。
结论
基本上两张卡的散热器方案相似,外观有背板和 RGB 支援的差异,但是 GPU 规格先天不同,不单单只是 4GB 和 8GB 记忆体差异,整体来说 RTX 3050 会比较强一点是合理的。回到 GeForce RTX 3050 GAMING OC 8G 和 Radeon RX 6500 XT GAMING OC 4G,目前台湾售价是 NT$ 10,900 和 NT$ 7,990,两张卡的性能差异对得上价格,但以相同价格的情况下,比较推荐的入门显示卡还是 RTX 3050,推荐给需要 1080P 解析度、游戏中特效、FPS 60 满足就可以的玩家。
GeForce RTX 3050 GAMING OC 8G
Radeon RX 6500 XT GAMING OC 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