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 STRIX B660-A GAMING WIFI D4 是一张搭载 Intel B660 晶片组,并且是使用 DDR4 记忆体的主机板。可能新手玩家在挑选零组件时会产生疑问,主机板该选择 B660 还是 Z690 呢?如果你想要超频 CPU,买带 K 可超频的处理器型号,反之你不需要,就可以选择非 K 的处理器搭配 B660 主机板。至于记忆体超频,则是 Z690 与 B660 都可以,所以就算挑了 B660 主机板对记忆体进行超频,对于整体效能还是有很大的帮助!
回到这次的主角 ROG STRIX B660-A GAMING WIFI D4,外观护甲以白色和银色为主,PCB 电路板是黑色,与以往 ROG STRIX A 系列主机板相似,但在护甲的图案文字做了更多的趣味设计。核心供电模组 POWER STAGE 为 12 + 1,比起上代的 8 + 2 更豪华了,每次看到这系列主机板,都很想叫他白银骑士团~
目录
包装与配件介绍
主机板外盒以白色和灰色为底,并以浅灰色电域文点缀,再使用银色文字带出品牌 LOGO 与产品型号,支援 Winodws 11,包装背后说明了一些主机板的规格和特色,支援 Aura Sync RGB Gen 2,可以更进一步的控制灯效。
内容物有主机板一张、说明书、驱动光碟、ROG 认证书、贴纸、束线、SATA 排线、无线网路天线、ROG 钥匙圈、M.2 垫片和 Q-Latch。
主机板外观介绍
ROG STRIX B660-A GAMING WIFI D4 是一张标準的 ATX 主机板,使用消光黑的 6 层 PCB 电路板,供电、晶片组、M.2 的散热片都是银色金属为基底,混合区段雾面与髮丝纹质地,再印上银色与少量灰色或白色文字,I/O 上盖有一些白色塑胶堆叠,增加层次感,处理器 LGA 座的保护盖有贴上 ROG 贴纸,主机板背后没有护甲,有白色大面积的 STRIX 图案。
另外一定要提到 ASUS 最让人感动的 DIY 友善设计,有 M.2 Q-Latch、预先安装 I/O 护板、BIOS FlashBack 和 Q-LED 除错灯号,另外完整支援 Aura Sync RGB 灯光效果 4-Pin & 3-Pin RGB 插座与 Gen 2 可定址插座。
I/O 上盖的 ROG 之眼和 “(WASD)ᴺ” 是唯一有灯效的地方,透过 Aura Sync 即可控制,从前年开始很多主机板都减少了 “光害” 的量,少量点缀的方式去呈现更有质感。
延续以往各式信仰与彩蛋,这次更融入了针对玩家的设计巧思,不只刚刚提到的 WASD,在 B660 晶片组上的散热器有一个打怪物的图像,看起来应该左边是怪物,右边是玩家使用雷射枪攻击;背后 I/O 输出面板也藏有小精灵的鬼魂,以及玩家的示意图像,应该有不少玩家会喜欢上这类设计。
处理器支援
大尺寸 VRM 散热器,供电区域更低温更稳定,採用 8 + 4 Pin prOCOOL 电源连接器,特制供电端子和实心针均有效降低电流阻抗和增强散热,确切符合 Intel 12 代处理器需求。
支援全新 Intel 12 代 Alder Lake 系列处理器,LGA 1700 有 1700 个接触点,建议使用专用的 LGA 1700 散热扣具才能得到正确的散热效能。非 K 的第 12 代处理器都有附上 Intel 原厂散热器,对于这次的非 K 处理器其实都够用了。
Intel Turbo Boost Max Technology 3.0 支援与否,要看你安装的处理器而定!
I/O 背后输出
ROG STRIX B660-A GAMING WIFI D4 后方面板装置连接埠:
- 1 x DisplayPort 1.4
- 1 x HDMI 2.1
- 4 x USB 2.0 连接埠 (4 x Type-A)
- 1 x BIOS FlashBack 按钮 (LED 指示灯)
- 1 x Intel 2.5Gb 有线网路连接埠
- 1 x USB 3.2 Gen 2 连接埠 (1 x Type-A)
- 1 x USB 3.2 Gen 2 x 2 连接埠 (1 x USB Type-C)
- 2 x USB 3.2 Gen 1 连接埠 (2 x Type-A)
- 1 x Wi-Fi 连接埠
- 5 x Audio jacks 音源
- 1 x USB 3.2 Gen 1 连接埠 (1 x USB Type-C)
DDR4 记忆体 – ASUS OptiMem II
提供 4 组 DDR4 插槽,支援双通道、最大 128GB 容量,独家 ASUS OptiMem II,最高超频支援 5333 MHz 频率。
PCI Express 插槽
主机板第 1 组 PCIe x16 插槽,这组由处理器控制,插槽支援 PCIe 5.0 / 4.0 / 3.0 x16。
其他的 PCIe 插槽是由 B660 晶片组控制,第 2、3 、4 组支援 PCI Express 3.0,其中第 2、3 组 PCIe 只支援 x1 速度,第 4 组 PCIe 才有支援最高 x4 速度。
M.2 与 SATA 储存
有 3 组 M.2 SSD 插槽,但是使用上要看处理器支援不同配置,基本上都是支援 PCIe 4.0 亦相容 PCIe 3.0,都不支援 M.2 SATA,支援 RAID 0、RAID 1、RAID 5、RAID 10 功能。
第 1 组 M.2 ( M.2_1 ) 插座处理器控制,支援 Socket 3,PCIe 4.0 x4,M key Type 2242 / 2280 / 22110
第 2 组 M.2 插座 ( M.2_2 ) 晶片组控制,支援 Socket 3,PCIe 4.0 x2,Mkey Type 2242 / 2280
第 3 组 M.2 插座 ( M.2_3 ) 晶片组控制,支援 Socket 3,PCIe 4.0 x4,M key Type 2242 / 2280 / 22110
4 组 SATA 6Gb/s 插座,晶片组控制,支援 RAID 0、RAID 1、RAID 5、RAID 10 功能。
另外还可以看到 USB 3.2 Gen 2 连接埠 (支援 USB Type-C),和 USB 3.2 Gen 1 连接埠。
主机板拆解介绍
散热器设计中规中矩,3 组 M.2 插槽都有散热器,记得使用前要移除保护膜。
12 + 1 供电设计
核心供电模组 POWER STAGE 为12 + 1,比上代 8 + 2 更为豪华,VccCore 和 VccGT 均由 ASUS 定制 DIGI+ ASP2100 VRM 供电晶片管理,以 6 + 1 共 7 组 PWM 讯号控制 12 颗 ALPHA & OMEGA AOZ5316NQI (“BGN0”) 55A Dr.MOS 为 CPU 核心供电 (VccCore)。
按 AOZ5316NQI 规格表所示, 该 BGN0 应为 55A, 而非 50A。 和 1 颗 VISHAY SIC643 60A Dr.MOS,负责 CPU 内显供电 (VccGT)。
电感均为 ASUS ALLOY 合金电感,搭配台系钰邦 ASUS 定制固态 MIL 5K 输入电容和输出电容。
VCCAUX 供电
VCCAUX 供电 VccIN_AUX,搭配 2 颗电感和 2 上 2 下 ON SEMICONDUCTOR SINGLE N CHANNEL 4C10C,一共 4 颗 MOSFET。其独立的供电控制晶片 81270C 是 ON SEMICONDUCTOR NCP81270C。
由于在 PCB 上看不到 4C10C 所需的驱动晶片,所以 81270C 晶片应该拥有内置驱动模组以直接控制 4C10C。
( 因为无法查证 NCP81270C 的规格,故假设该晶片仅有一组驱动模组, 控制 2 上 2 下 MOSFET,即传统并联设计。)
DDR4 记忆体供电
DDR4 记忆体区域主要供电为 1 上 2 下设计,由 1 颗单相降压控制器 UPI UP1540P 负责。DDR4 VTT 供电由 RICHTEK RT9088A (“8J=8D”)负责,另外 DDR4 VPP 是 TEXAS INTRUMENT TPS54428 (“54428”) 负责。
同时可以看到 ASMEDIA ASM1543 晶片负责前置 Type-C 的 CC 逻辑电路,旁边的 DIODES PI3EQX1002 晶片为该 10Gbps 前置 Type-C 的中继晶片。
网路相关
INTEL “SLNMH” 晶片,就是 I225-V 2.5Gbps 有线网路晶片 (B3)。
INTEL WIFI 6 CNVio2 AX201 (AX201NGW) 无线网路卡,提供 2.4G 和 5G 频段 2 X 2,支援最高 160Mhz 2.4Gbps 速度,并整合蓝牙 5.2。
音效相关
ASUS 自家的 SUPREME FX 设计,防电磁干扰的金属遮罩下有一颗 REALTEK ALC4080 音效晶片,由 I/O 音效插孔至 PCB 左下方前置音效针脚止均有作讯号分隔处理。
音效晶片附近有多颗 NICHICON 音效电容和 1 颗 SAVITECH 的 SV3H712 放大器晶片。
ROG STRIX B660-A GAMING WIFI 支援 SONIC STUDIO III 和 DTS SOUND UNBOUND 和 TWO-WAY AI NOISE CANCELATION 功能。
其他晶片
ASMEDIA ASM1074 晶片,USB 5Gbps HUB,一个上行 5Gbps USB 提供最多四个下行 5Gbps 速度。
PCB 表层线路看来,这个 ASM1074 似乎用于提供前置 19PIN 内的两个 USB 5Gbps 使用。
ASMEDIA ASM1543 负责提供 USB Type-C 所需 CC 逻辑电路,可看为 Type-A 转 Type-C 的晶片,负责 I/O 音效那边的 Type-C。ASMEDIA ASM1464 为该 Type-C 的中继晶片,用以维持讯号完整。
在 Z590 和 B560 上的 STRIX A 系列都有支援 AUDIO Type-C,PCB 上有独立的 S210 晶片,但是在 B660 上好像没有看到相关晶片,所以不知道是否有为 AUDIO 音效 Type-C。
INTEL B660晶片组 “SRKZX”,B1 步进,Intel 建议客户价格为 US$ 29,比上代 B560 晶片组贵了 1 USD。B660 晶片组的供电模组,控制器是 ANPEC ELECTRONIC APW8723A 单相降压 PWM 晶片。
B660 晶片组提供 8 条 PCIe 3.0 通道和 6 条 PCIe 4.0 通道,共 14 条 PCIe 通道,另外有 4 条 PCIe 4.0 通道作为 DMI 传输,对比起上代 B560 晶片组仅有 12 条 PCIe 通道而且全为 PCIe 3.0,以及 DMI 只有 4 条 PCIe 3.0。
ROG STRIX B660-A GAMING WIFI 的 14 条 PCIe 通道分配猜想,4 条 PCIe 4.0 用作 M.2,2 条 PCIe 4.0 用于另 1 条 M.2,所以 6 条 PCIe 4.0 通道用尽。
4 条 PCIe 3.0 用作 PCIe x4 插槽 ( x16 长度那组 ),1 条 PCIe 3.0 用于 PCIe x1 插槽使用,1 条 PCIe 3.0 用作另 1 条 PCIe x1 插槽,1 条 PCIe 3.0 用作 2.5G 网路晶片,1 条 PCIe 3.0 用于兼容 AX200 / AX210 的 WIFI 插槽,所以推论 8 条 PCIe 3.0 通道用完。
ASMEDIA ASM1442K HDMI TMDS LEVEL SHIFT晶片, 负责提供后方 HDMI 输出,该晶片用于提供 HDMI 1.4,但是从 Intel 500 系列开始这款晶片同样被板厂用在提供 HDMI 2.1,所以最高支援最高 4K60P。
GENESYS GL850G USB 2.0 HUB,提供 1 组上行 USB 2.0 提供最多 4 组下行 USB 2.0,在这里应该用于提供 I/O 4 组 USB2.0 Type-A 使用。
SUPER I/O 监控晶片 NUVOTON NCT6798D,监控各路电压,提供 4 个不同位置的 PCB 温度探测和提供 1 个2 Pin 温度侦测,和管理 6 个 4 Pin PWM,相信同时负责 ASUS AI 散热功能。
2 颗 BIOS ROM 晶片,GIGADEVICE GD25Q128ESIG 128Mb 和 WINBOND W25Q64JVSIQ 64Mb,合计共 192Mb。
附近还有一颗支援 ASUS BIOS FLASHBACK 的 AI1315 晶片,用来透过随身碟直接刷写 BIOS 到主机板。
M.2 插槽旁边有一颗 ASUS 自家 AURA SYNC 灯效管理控制器晶片,管理板载灯效和 3 组 GEN2 ARGB 5V 3 Pin 和 1 个 12V 4 Pin。
结论
ROG STRIX B660-A GAMING WIFI D4 主机板目前台湾售价约莫在 NT$ 6,000,如果搭配上 Intel 第 12 代处理器,例如 i5-12500 或是 i3-12100,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喜欢白色为主外观设计的玩家应该十分有兴趣,12 + 1 主要供电应付非 K 处理器也绰绰有余,由于 B660 晶片组的记忆体可以超频,推荐使用 3600 MHz 记忆体,会有更好的游戏效能。
ROG STRIX B660-A GAMING WIFI D4
延伸阅读
Intel Core i5-12500 性能测试,搭配 ROG STRIX B660-A GAMING WIFI 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