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核和P核

  CPU从最初的单核,发展到多线程,然后从双核开始,到四核、八核等。而在英特尔的第12代CPU中又出现了E核和P核,那么它们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什么是E核和P核

  E核

  E-Cores 比 P-Cores 更小更弱,但与此同时,它们消耗的功率也更少。同时它与 P-Core 配置相结合,它可以处理多核工作负载和其他类型的后台任务,同时也让 P-Core 大部分未被占用以处理较重的工作负载。

  在英特尔的第12代芯片上,E-Cores 基于英特尔的 Gracemont 微架构。它是 Tremont 的继任者,后者为一些 Pentium Gold 和 Celeron笔记本电脑芯片提供动力。它们主要是低功耗内核,以低时钟速度运行(在某些移动芯片中低至 700 MHz)。

  P核

  在英特尔的两种不同核心布局中,P核心是芯片上最强的核心。这些将消耗最多的能量,以最高的时钟速度运行,并通过指令和任务整体粉碎。这些是芯片中的“主要”核心,承担着大部分繁重的工作,举起更重的重量。

什么是E核和P核

  P-Core 通常会处理较重的任务,例如游戏或更重的处理负载,以及通常受益于单核性能的其他工作负载。过去,当英特尔芯片上的内核全部相同时,PC 的所有指令均等分配在所有内核之间。此外,P-Core 还提供超线程,这意味着每个内核将有两个处理线程来更好地处理负载。

  据英特尔称,第12代芯片中的 P 核提供的性能比英特尔第11代芯片上的核高19%。此外,E-Core也毫不逊色。它们在与Skylake芯片相同的功率下提供了40%的性能提升。Skylake架构于2015年推出,但它仍然广泛用于今天的一些较旧的游戏计算机中,因此对于本应是低功耗的内核来说,这一点也不差。

  凭借Alder Lake和新的混合核心布局,英特尔成功地将自己重新定位在CPU性能游戏的顶端,这一桂冠曾在短时间内被AMD凭借其Ryzen 5000系列CPU夺走。它们不仅非常适合游戏,而且还非常适合提高生产力,部分原因在于E-Core和P-Core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