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解禁测试Intel一样提供i9-11900K与i5-11600K处理器作为测试,除搭配对手5900X、5800X与5600X外,也加入上一代i9-10900K、i7-10700KF与i5-10600K作为一同测试的比较处理器。
由于采用Cypress Cove核心与Gen 12 Xe绘图核心,再加上温度表现确实比上代严苛,因此这代处理器金属外壳则又打磨降低高度,借此换来更好的散热状况。
测试平台则使用ROG MAXIMUS XIII HERO与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两张主板,內存则是G.SKILL DDR4 8GB*2 3600MHz,系统碟为SSD 960 PRO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3080显卡,散热器则使用NZXT X72 360mm水冷散热器。
测试时,都开启XMP內存DDR4-3600;Intel平台都解除功耗限制并开启Adaptive Boost;AMD平台则将PBO设为Auto。
CPU-Z处理器性能Cinebench、VRay渲染测试
CPU-Z检视Intel Core i9-11900K与i5-11600K处理器信息,代号Rocket Lake的14nm制程处理器,这代i9为8核心16线程、i5则是6核心12线程,K系列预设125W TDP热功耗设定,搭配ROG MAXIMUS XIII HERO主板测试,BIOS已更新至0610,內存则是双通道DDR4-3600 8GB*2。
首先CPU-Z的CPU性能测试,多线程测试下i9-11900K获得7068分、i5-11600K获得4779分,相当于对比的5800X与5600X性能,但多核稳输5900X;而这代单线程则是i9-11900K以712.7分夺冠。
CINEBENCH R20,由MAXON基于Cinema 4D所开发,可用来评价电脑处理器的3D渲染性能,这也是目前可快速评比CPU多核心运算性能的可靠测试软件。
i9-11900K CPU获得6339分的成绩,赢过同核心的5800X,更与10核心的i9-10900K旗鼓相当;i5-11600K则以4297分小输5600X;单核性能一样由i9-11900K夺冠。
i9-11900K多核心比起i9-10900K小输0.8%,但比i7-10700KF多了28%的性能;i5-11600K则比上代i5-10600K提升19%性能。
CINEBENCH R23与R20测试情境相同,采用新的编译器,并有着压力测试功能,玩家可自定义Minimum Test Duration时间,例如10或30分钟测试电脑的稳定性;不过R23的成绩无法与R20一起比较。
i9-11900K CPU获得16486分的成绩,赢过同核心的5800X,也高过10核心的i9-10900K;i5-11600K则以11173分小赢5600X;单核性能则由i9-11900K以1674分居冠。
Corona Benchmark则是相当容易操作的测试工具,采用Corona Renderer 1.3渲染器进行测试,比较处理器的渲染速度与Rays/s的性能,评分为计时以秒为单位。
i9-11900K以1分21秒的速度,小赢5800X但比起10核i9-10900K还是慢了1秒;i5-11600K则需要2分钟的时间才能完成。
PR视频输出、H.264 / H.265与LR测试
自Adobe Premiere Pro正式导入GPU加速后,对于影音剪辑编辑、回放、输出等工作,已经不再是CPU单独的工作,且导入GPU加速后的速度提升确实相当显著,因此在测试时无法以视频输出速度来判断那颗处理器适合影音创作者。
测试使用FinalAdjusted_MPE_4K项目,片源是4K30fps的MV项目,除了套用一些特效之外片常约3分钟,项目设定采用Mercury Playback Engine GPU Acceleration。
输出H.264或H.265编码时,Premiere Pro的Software编码CPU使用率大于GPU,这也可测试初不同CPU的输出性能,但使用Hardware编码下则是直接调用GPU编码器,除GPU使用率大于CPU外,输出的时间差异仅在几秒内。
这测试结果只能说目前GPU加速是影音编辑、输出、转档的趋势,因此也难以视频输出时间来评定哪颗处理器适合影音剪辑的电脑用,关于这段的测试方式还需要点时间研究该如何设计测试方式,才能更有效的传达这综合电脑性能下的影音剪辑、输出工作。
若使用HandBrake处理4K60fps AVC MP4格式的片源,转输出为H.264 / H.265 MKV 2160p60的图像时,单纯只靠CPU运算速度相对慢,但也可比较出CPU的性能差异。
i9-11900K H.264 40.6 FPS、H.265 12.5 FPS与5800X、i9-10900K相当;但从目前软件的发展来看,藉由GPU加速影音转档输出以成必然,因此这段性能测试也只能当作参考,要如何更好测量电脑的影音编辑输出性能,这还要稍微研究下。
照片转档则以Lightroom Classic 10.2测试,对100张D750拍摄的RAW档进行自动白平衡、自动设定、镜头校正等步骤后,输出2048长、300 DPI的jpg图像并加注水印等操作。
输出速度上i9-11900K与i5-11600K都需要135秒的时间,但都比上一代处理器快,只不过5900X更快只要87秒的时间,更何况连5600X也只要103秒,可见这段性能Ryzen有着不小优势。
9+2款AAA电竞游戏对处理器性能测试
游戏性能先以3DMark进行测试,这也是目前相当主流的游戏绘图性能测试工具,显卡使用RTX 3080来比较不同CPU对于游戏绘图性能的差异。
整体性能来看,在DX11的Fire Strike测试上i9-11900K赢过i9-10900K,不过物理性能则是5900X、5800X较高。
而在DX12的Time Spy测试上CPU分数相差不大,但i9-11900K性能稍微突出;至于i5-11600K对于i5-10600K有这不错的性能提升。
9款AAA游戏性能测试,分别入门的《F1 2020》赛车游戏、《古墓奇兵:暗影》、《全境封锁2》、《地平线:期待黎明》,以及吃重性能的《边缘禁地3》、《刺客教条:维京纪元》、《全军破敌:三国》、《碧血狂杀2》和《看门狗:自由军团》等。
测试都以1080p分辨率与游戏最高预设设定进行In Game Benchmark测试。
测试的9款游戏中,两者持平达5款、Intel性能较忧2款、AMD性能较好也2款,像是AMD较强的《F1 2020》5900X以平均211 fps对上i9-11900K平均201 fps;但《边缘禁地3》则是i9-11900K平均139.4 fps赢过5900X平均130 fps。
换句话说,这次Intel与AMD两者在游戏上确实是并驾齐驱,对于不同游戏存在这差异,但这代i9-11900K对比5900X平均游戏性能则赢0.8%,若对比i9-10900K也是提升0.5%性能;至于i5-11600K对上i5-10600K则提升2%游戏性能、对5600X则是输1%。
但是《刺客教条:维京纪元》与《边缘禁地3》,则有发生i9-11900K性能输给i9-10900K的状况。
电子竞技类的游戏注重于玩家、团队间的战术与技术的较劲,因此对于游戏的画质要求不大,也让这类游戏在高阶CPU与GPU有着相当高的平均FPS表现,尤其在1080p分辨率下,对于CPU性能、时脉的提升更能增加游戏FPS性能。
测试则使用《Counter-Strike: Global Offensive》(CS:GO)与《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R6)两款游戏,并以1080p分辨率、游戏最高设定下进行测试。
首先CS:GO游戏i9-11900K平均622.46 FPS稍微小输i9-10900K,而i5-11600K则有着平均586.59 FPS与上一代i7-10700KF相当的电竞性能,只不过皆输给5900X平均660.12 FPS。
而R6游戏i9-11900K平均461 FPS、i5-11600K平均423 FPS,也都输给上一代i9-10900K平均484 FPS,这似乎说明着因为核心构架差异之下,这两代之间存在些性能差异。
温度与功耗测试
压力测试方面,测试都使用NZXT X72 360mm AIO水冷散热器,分别比较AIDA64 CPU与FPU烧机;一般电脑使用,比较接近AIDA64 CPU测试的温度表现,而FPU测试则是最高负载与较高的耗电状况。
AIDA64 CPU压力测试,相对贴近一般电脑使用状况,i9-11900K在5.1GHz下压在67°C、i5-11600K则是4.6GHz、67°C,这段温度表现还算OK,虽说比上一代温度高,但也是因为时脉提升的关系。
但是当使用AIDA64 FPU压力测试下,i9-11900K则会顶到温度上限发生降频,时脉降低到4.5-4.6GH,且温度居高91°C的临界点,至于i5-11600K一样时脉下也压在89°C的温度;相较AMD大幅降低时脉的温度,以及上一代的温度表现来看,这代温度确实提升不少。
至于CPU功耗则以CPU Package Power为主,在FPU测试下i9-11900K达到最高244W功耗,而这时整台电脑功耗则在345W,相较于i9-10900K的235W算是小提升,但若是i5-11600K的215W对上一代i5-10600K的103W,这功耗提升可说是相当明显。
总结
第11代Intel Core处理器在同样14nm下,升级Cypress Cove核心与Xe绘图核心,再以单双核5.3GHz、全核5.1GHz大超i9-11900K,让这代i9即便在8核心16线程下,也可与上一代i9-10900K(10C20T)相比。
这代多核心的性能确实靠着Cypress Cove有着提升,以Cinebench R23成绩来看,i9-11900K比起i9-10900K提升4.5%多核性能、更比i7-10700KF提升34.5%多核性能,至于i5-11600K对i5-10600K也有着25%性能提升。
多核性能提升之下,也让i9-11900K、i5-11600K对比同核心的Ryzen 5800X与5600X,不像上一代CPU在多核性能这么疲弱,但是即便如此AMD的多核优势下,论多核性能12C24T的5900X还只是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