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9 5950X和R9 5900X评测对比

  此次性能解禁首测的是两颗高阶的Ryzen 9 5950X与Ryzen 9 5900X处理器,由于这两颗都不含散热器,因此处理器的包装相对简单了些,而测试则会使用ASUS ROG Crosshair VIII Hero主板进行测试。

R9 5950X和R9 5900X评测对比

  性能、渲染测试

  此次测试重点不外乎是Ryzen 9 5950X与5900X处理器的单核、多核性能,以及跟i9-10900K对比PC性能、游戏性能最终AMD能否挑战成功,夺下最强游戏处理器之封号;本次测试平台如下表所示,內存采用DDR4-3600 8GB*2,并使用NZXT X62 280mm AIO散热器进行测试。

  首先,CPU-Z检视AMD Ryzen 9 5950X与5900X处理器信息,代号Vermeer的7nm制程处理器,5950X有着主流平台最高16核心、32线程、5900X则是12核心、24线程,两颗预设为105W TDP热功耗,而CPU温度限制TjMax则是90°C。

  搭配ROG Crosshair VIII Hero主板测试,BIOS更新至测试版0508,內存则是双通道DDR4-3600 8GB*2。

R9 5950X和R9 5900X评测对比

R9 5950X和R9 5900X评测对比

  CPUmark99测试处理器的单核心性能、RAM与时脉,通常单核心的IPC、时脉高即可获得相当高的分数。

  这性能以往都是Intel占据优势,但是Ryzen 9 5950X获得893分、5900X获得879分的成绩,都赢过预设时脉的i9-10900K;而5950X与5900X对比上一代在单核性能有着12.9%与9.5%的性能提升,若与i9-10900K相比则是2.4%、0.8%的单核领先。

R9 5950X和R9 5900X评测对比

  CINEBENCH R15,由MAXON基于Cinema 4D所开发,可用来评价电脑处理器的3D渲染性能,这也是目前可快速评比CPU多核心运算性能的可靠测试软件。

  多核心性能以16核心的5950X夺冠4385分、5900X也有着3651分的成绩;而5950X与5900X多核性能对比上代则有9.1%、15.4 %的性能提升,单核方面则有着30%与26.4%的提升。

  最终在多核、单核等效能测试都赢过i9-10900K。

R9 5950X和R9 5900X评测对比

  CINEBENCH R20,AMD御用的CPU性能测试工具,新版本采用更复杂的测试场景,相对更能测试出多核心处理器的性能差异。

  R20测试同样的状况,5950X获得破万10084分、5900X也有着8525分的成绩,单核方面5950X有着648分、5900X则是639分,并都赢过i9-10900K 535分的单核成绩。

  性能提升上5950X与5900X多核性能比上一代有着10%与18%的提升、单核性能则是22%与18%升级表现,这满是诚意的性能增长,对于需要「创作」与「游戏」的玩家来说再好不过。

R9 5950X和R9 5900X评测对比

  Corona Benchmark则是相当容易操作的测试工具,采用Corona Renderer 1.3渲染器进行测试,比较处理器的渲染速度与Rays/s的性能,评分为计时以秒为单位。

  这测试5950X最快46秒完成任务、5900X也有着58秒的成绩,更因为时脉提升、延迟降低后,性能紧追着3950X。

R9 5950X和R9 5900X评测对比

  Blender是跨平台、开放源码的3D创作工具,支持着各种3D作业:Modeling、Rigging、Animation、Simulation、Rendering、Compositing与Motion Tracking等。而测试,则以Blender Benchmark 2.8.2进行Demo项目的渲染工作测试。

  测试运算时所花费的时间,以秒为单位时间越短越好,这测试结果也是由5950X于各项都有着最快的运算性能,而这测试上5900X也是稍微落后3950X,这意谓着这代构架升级、时脉提升下,带来扎实的性能升级。

R9 5950X和R9 5900X评测对比

  性能测试

  电脑整体性能先以PCMark 10进行测试,可分别针对Essentials基本电脑工作,如App启动速度、视讯会议、网页浏览性能进行评分,而productivity生产力测试,则以电子表格与文书工作为测试项目,至于Digital Content Creation图像内容创作上,则是以相片/视频编辑、渲染与可视化进行测。

  从PCMark 10总分来看,5900X以7836分高于5950X的7562分,并且赢过i9-10900K的7715分;上一代3950X由于核心提升之下延迟也较高,在这项目得分较低,但这代同样核心数却可有着15%的电脑性能提升。

  但细看Essentials项目反而还是i9性能较好,至于Productivity与Digital Content Creation则是5900X与5950X性能最强。

R9 5950X和R9 5900X评测对比

  PCMark 10 Application测试,则是以Office Word、Excel、PowerPoint与Edge等实际软件进行电脑生产力性能测试。

  从总分来看5950X与5900X有着相当的13000分的亮眼成绩;但理性来看,这5颗处理器对基本Office应用来说,其性能都是绰绰有余,一般使用下难分难舍。

R9 5950X和R9 5900X评测对比

  SYSmark则是较多企业、OEM与公家机关,在购买电脑时会参考的测试成绩之一,但相对一般用户相对少接触这套测试软件。新版本的SYSmark 25采用实际应用进行测试,分为Productivity、Creativity与Responsiveness三类。

  使用的程序包含Adobe、Microsoft Office等整套软件,以及Audacity、AutoIt、Corel WinZip 24.0 Enterprise、Google Chrome等新版应用,并以多程序开启的状态下进行视窗切换,来测试系统的反应速度,测试相对严谨但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测试时间。

  测试结果可见5900X以1629分于各项成绩压制i9-10900K,对于真实应用性能,这代AMD靠着构架优化、降低延迟,于各方面都能赢过Intel。

R9 5950X和R9 5900X评测对比

  游戏性能测试

  游戏性能先以3DMark进行测试,这也是目前相当主流的游戏绘图性能测试工具,显卡使用RTX 3080来比较不同CPU对于游戏绘图性能的差异。

  整体性能来看,在DX11的Fire Strike测试上5950X获得36017分、5900X也有着34132分的高分成绩;而在DX12的Time Spy测试上则是总分差不多的状况。

R9 5950X和R9 5900X评测对比

  9款游戏性能测试,从入门的《F1 2020》赛车游戏、《古墓奇兵:暗影》、《战争机器5》、《全境封锁2》、《地平线:期待黎明》,以及吃重性能的《边缘禁地3》、《刺客教条:奥德赛》、《战栗深隧:流亡》与《碧血狂杀2》等。

  这段测试主要是衡量CPU在处理游戏画面时的性能,因此以1080p分辨率、预设特效最高等设定,确保RTX 3080能有足够的性能,让游戏能反应出CPU性能的差异。

  测试的9款游戏当中AMD Ryzen性能领先的有6款、其中也有2款是Intel性能较好、1款游戏平手;实际差异都在10fps以内,仅只有《战争机器5》性能差异较大。

  从结果来看5950X与5900X对比上代有着11%与12%的游戏性能提升,对比i9-10900K则是1.6%与3.5%的游戏性能领先;对于AMD玩家来说,如今可同时拥有「创作」与「游戏」性能,最后只要AMD能稍微保住性价优势,那这代Ryzen 5000系列真的无可挑剔。

R9 5950X和R9 5900X评测对比

  温度与功耗测试

  压力测试方面,测试都使用NZXT X62 280mm AIO水冷散热器,分别比较AIDA64 CPU与FPU烧机,以及最高的Prime95 v29测试;一般电脑使用,比较接近AIDA64模拟的温度表现,而Prime95则是该平台(CPU)最高温度与耗电的状况。

  AIDA64压力测试,相对贴近一般电脑使用状况,5950X 66°C、5900X 67°C的温度表现,但因为Precision Boost 2自动超频的关系,CPU时脉已经降至44.8x、45.8x,相较于i9-10900K维持49x的情况下温度也一样64°C左右。

  接着AIDA64 FPU压力测试下,5950X 38x与5900X 42x的时脉下温度也比上一代处理器还低,至于Prime95 v29测试两者的时脉又降到更低的状况,因此温度表现都还算不错。

R9 5950X和R9 5900X评测对比

  功耗方面,计算电脑整机功耗,由于Precision Boost 2的机制,让5950X与5900X整机功耗最高只到235W、220W左右,提供给各位参考。

R9 5950X和R9 5900X评测对比

  总结

  这代Ryzen 5000凭着Zen 3构架的更新与8 Core Complex的升级,不仅达到19% IPC提升更大幅降低核心间、核心缓存间的延迟,让5950X与5900X可有着更强悍的游戏性能,与上代相比有着12%游戏性能提升,更能在游戏表现上胜过i9-10900K。

  除了游戏性能提升,时脉提升、延迟降低,也让5950X与5900X在PCMark、SYSmark等电脑性能测试中,不会因为核心较多之下担搁了性能,在两大电脑性能测试中都能赢过时脉更高的i9-10900K,这次Ryzen真的毫无悬念。

  从Zen到Zen 2/+这几代,AMD都以多核性能、性价优势来与Intel批敌,过往自知在单核性能、时脉、延迟上无法与之较劲,但这代Zen 3却直攻「单核性能」,Cinbench R20的1T成绩达到648 pts(5950X)、639 pts(5900X)轻松赢过i9-10900K,这优势也可在CPUmark99、WinRAR等应用中颠覆以往表现。

  最终对于AMD玩家来说,若追求的是最强游戏处理器,或者平常工作使用上单核性能影响较大,那建议选择新推出的Ryzen 5000系列处理器,尤以Ryzen 9 5950X、5900X可同时兼具「创作」与「游戏」所需的性能。

  若是单纯游戏玩家则可选择6核的Ryzen 5 5600X,以及上至电竞、直播通用的8核Ryzen 7 5800X等选择,而这两颗处理器也会在日后补上性能测试提供给各位参考;但是,若各位相较于游戏性能胜出,更在意的是「性价优势」那可继续选择Ryzen 3000系列处理器,现阶段这还是AMD性价最优的产品。